.

今日工匠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

璞玉,初为未经雕琢的原石,历经沧桑磨砺,饱尝风霜苦雨,终成价值连城之玉器。识器者深知,是匠人之力与心,凝铸成了器物中遭混沌裹挟着的那缕魂。

匠心,是物我两忘的严谨专注。端坐台前,手执器具,匠人以虔诚之姿态,凝灵动之色泽,染润眸前形状初具的那件器物。一雕一琢、一削一磨间,娴熟运转的工具和渐退拙态的待塑之器,皆随匠心而浮动,闪烁出器之气韵。正如清末木雕大师高应美,他的作品虽寥寥几件,却享有“通海国宝”之美誉,缘何?他雕刻时,每一刀一斧一琢都要停顿许久,不容出错;每一点木屑,都是殚精竭虑的选择、恰到好处的取舍。名曰大师,却胸怀一颗学徒般赤诚的心。正所谓“细致而谨严”,他恪守匠人心魂,沉醉于静寂之间,一份情怀,一生纯粹,全倾注于手中木器,于人器两魂间喷薄。

匠心投射于科技的广域,亦可光芒万丈。《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且看大国工匠韩利萍利用家中土豆、萝卜切出零件模型,研究火箭构造,毫厘不差。多种高精尖数控技术、编程技巧凝聚于日复一日的细致操作之中。“风起于青蘋之末”,她用实实在在的“台下苦练”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为中国航天利器核心技术增添保障。她自己,俨然也成为国家之中流砥柱,君子不器而偏器,方为国之重器。当航天利器声震寰宇之时,灼灼器魂便是对砥砺半生的科技精神的最精简的诠释。

“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制。”器之绮丽,正是大师们匠心之物化,这份积淀着“流风遗迹”的厚重,承载着“家国情怀”的赤诚,向一代又一代,诉说着“器”背后的流彩斑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