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中,深圳湾实验室饶浪教授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Guang-TaoYu成功构建了基于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融合细胞外囊泡(Fus-CVs),并通过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双重途径激活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具体原理如下:通过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基因编辑使其产生的细胞外囊泡表达SIRPa,同时编辑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使其产生的细胞外囊泡表达PD1蛋白,收集细胞外囊泡,通过膜融合技术构建表达SIRPa和PD1蛋白的杂化囊泡。SIRPa能够阻断肿瘤表面CD47抗吞噬信号蛋白的作用,引导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激活先天免疫过程。PD1蛋白能够阻断肿瘤表面PDL1蛋白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激活适应性免疫过程。从而实现先天与适应性免疫效应的双重激活。此外,Fus-CVs的双特异性靶向设计有望确保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减少了全身副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在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和乳腺癌模型中,证明Fus-CVs通过抑制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显著提高模型动物的总体生存。为多靶点免疫检查点封锁治疗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平台。
原理图及核心数据:
原理图:用于多靶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基因可编程融合细胞囊泡(Fus-CVs)的制备。
图1、Fus-CVs的制备与表征。
图2、Fus-CVs阻断CD47和PD-L1检查点,提高抗肿瘤免疫能力。
图3、用Fus-CVs双阻断CD47和PD-L1可抑制B16F10肿瘤的生长,并获得有效的抗肿瘤免疫。
图4、Fus-CVs双重阻断CD47和PD-L1可抑制4T1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
本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