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一个用户到上亿用户余额宝花了1年健康码用了几天时间年6月阿里推出了余额宝,短短1年时间里达到上亿用户规模。那个时候,无论支付宝——承载余额宝的业务系统,还是后端——我们的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系统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怎么能够让余额宝快速扩展到服务上亿用户?为此,我们的技术团队专门打了一场仗:用最短的时间和阿里云一起把天弘基金的系统搬到云上,通过云的方式扩展到可以服务几亿用户,搬上云大概也用了3个月时间。所以余额宝从一个用户到上亿用户,前后大概花了1年的时间。今年以来,健康码成为国民级应用。不同的是,我们的技术团队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快速将一个构想变成了一个实际的系统,而健康码从一个用户到具备服务几亿的用户的能力,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七年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健康码小小一张码,其背后非常复杂。之所以这么快建好: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个云原生的应用,构建在云上、完全用云上的产品能力,不用担心扩展性。另一方面,借助云上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通过数据驱动满足系统本身复杂的数据和业务逻辑。背后还有阿里巴巴高效的“宜搭”平台,能够快速搭建并计算出每个用户的防疫状态。再加上钉钉、支付宝这些国民级应用的支持,用户使用健康码,只是打开一个新的小程序,非常方便。二、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研发效率提升了20%~30%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对于企业的数字化,却起到了推进作用。举例而言,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不能在公司、不能在一起开会、在家写代码,研发效率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分析结论是效率提高了,一些核心研发指标,如人均需求交付数量、人均代码量都提升了20%到30%。我们的研发工具乃至整个的研发平台已经具备了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工作的能力。但是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件事情它不会那么自然和快速的发生。对于大多数企业,疫情似乎让大家一下子看到了数字化的力量。但其实,一切发展变化都是需要积累的,否则一场骤雨也不可能把夏天变成秋天。在今年的时间点,恰恰数字化的技术基本就绪、用户教育也基本就绪、企业和消费者对数字化的认识也基本就绪,这一切促成了量变走到可以产生质变的一个点。对于企业,今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如果这个时间点抓住了,就拿到了数字时代的船票,从而进到下一个时代。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点,那可能在一个关键的起跑线上落后了。三、阿里巴巴正在布局的技术方向和技术趋势01.从云计算到云原生——彻底拥抱数字时代的业务架构方式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面向互联网编程和面向网络编程,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现在我们知道,它是完全不同的思考。它不仅是处理网络通讯问题的差别,而是需要重新思考构建应用和业务的方式。面向手机编程和面向移动互联网编程,其实也是两码事。不是把应用搬到手机上,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去重新构建业务系统。从过去十年的云计算,到阿里目前正在推动的“云原生”,其实也是一样,不是简单地技术升级,是整体的思想变化。未来,计算会变得无处不在。现在的云计算已经涵盖云边端,未来还会进一步走向万物互联,包括IoT的端。其次云计算会成为一套随处可用的基础设施,加上大数据、AI在内的各种能力。云在不断地变厚,在以前单纯的计算之上加上了一层数字化的能力,它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所以,当我们讲云原生的时候,云其实已经是数字技术或者智能技术的代名词了。不只是把系统往云上搬,而是彻底拥抱一个数字时代的新的构架业务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做的一件事情。02.AI技术不设限——需要把技术红利像水一样渗透应用到业务场景首先,阿里巴巴很重视AI和场景的结合。基于目前AI技术可以达到的水平,把技术红利充分释放到业务场景里去,就像把AI能力像水一样渗透到每个业务场景,让它真正去符合各个场景。这方面,阿里已经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进展。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而且是团队能力的进步。原来工程、算法、数据是定义的非常清晰的不同角色,现在这三个角色越来越融合,现在再小的一个技术团队里面都有算法工程师。当我们讲技术和商业双轮驱动时,其实讲的是用数据、用算法去驱动商业,因此我们对未来技术leader的要求是同时要具备这三个能力,才能在阿里做一个合格的技术leader。其次,我们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