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科大校长薛其坤对话马斯克特斯拉或可办编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521/4626906.html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吴吉

3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线上参加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展开对话。马斯克和薛其坤两人围绕“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主题,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的引导下,共同畅想即将颠覆未来的核心科技。

特斯拉未来可能办大学

在各自分享了对于未来颠覆性创新的畅想后,薛澜向两人抛出了问题——“要实现颠覆性的创新,大学教育如何引导年轻人做好准备?”

作为南科大校长,薛其坤表示:“高等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大学应该更有理性。特别在自然科学领域,要教育学生理解自然,同时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努力,把知识和人类福祉结合起来,与产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所以,特斯拉不妨考虑办一所大学,更有目的的教育也许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对于薛其坤的提议,马斯克饶有兴致地回应:“您的想法很有趣,实际上我们也想过要办一所大学。未来是机器人的时代,但相应的编程人才很少,所以我希望未来可以办一所大学,培养编程方面的人才。”马斯克同时指出,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也需要“颠覆”:“教授传授知识的部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看视频等方式自学,还可以无限次回放。而课堂,应该是用来讨论的,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只传授一些让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学知识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却不会应用,这是不对的。”

使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

本次对话的议题是“下一个颠覆性创新”,但不少人担心,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颠覆性创新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该如何看待这种潜在的危险?

薛其坤表示:“任何技术都是个双刃剑,颠覆性越强,‘锋利度’越大”。他指出,就像核能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存在毁灭地球的危险,“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引导科学技术向着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抑制其负面。”薛其坤表示,对于人工智能,应该设立一条不可触及的“红线”。一旦触发底线,人类要有能够控制人工智能的方案和方法。

马斯克也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投赞成票,他说:“人工智能的应对是人类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人工智能的管理以及和人的共生很重要。两者如何共存?我觉得在各方面,只要可能影响人类安全,都该有监管,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人类管理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交通安全等等,未来也一定要管理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的安全。”

科技交流要把眼光放长远

近几年,中美两国在科技界的交流出现了一些阻碍。薛其坤表示,作为大学校长,他感受比较深。“老师们要去美国交流学习,受到了一些限制,现在是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是我认为,在科学界,交流合作是很必要的。现在的科学技术,是人类世界经过几百年历史发展得来的,不合作是短视的。科技的本质,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变得幸福。我作为物理学家、大学校长,永远希望能保持交流、合作。我希望中美两国能求同存异,把共同利益最大化”。马斯克也表示,应该在提高互信的基础上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有趣的是,马斯克本身也是学物理的,与薛其坤有着很多共同语言。当天的对话到了最后,变成了对物理学的“大型安利”。马斯克说:“物理一点不无聊,很有意思。可能物理学的讲座、论文要求严谨,不能掺入太多感情,所以让人觉得干巴巴,实际上物理学可以解释宇宙,它很精彩。另外,我希望年轻人也要多关心经济学。你有一个设计,不仅要保证它在科学上可行,还得做到成本上可行。电池储能技术、风能、太阳能等等是未来的焦点领域,是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科学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的问题。”

作为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薛其坤怎么能少得了对物理学的推广呢?他幽默地说:“马斯克是学物理的,他成了著名的企业家;今年对话的主持人薛澜是学物理的,他成了著名的管理学家。所以,物理为大家提供了无限可能,学物理大有前途。即使像我没有其他本事,也可以在60岁保持对物理的热情,在物理学界做一点贡献。”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