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摘要
一、银行业数字化改革理论和实践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改革:
其一、银行4.0需要数字化改革支撑。业务由传统模式向全天化向线上化向数字化转型最主要的改革举措既是银行的数字化改革。只有在全面数字化改革的基础上,通过背后多种多样的大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系统的全面支撑,全天化线上化无缝化快速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才有了可能。
其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银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来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从硬件和软件上支撑爆发式的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和智能化分析与应用。对银行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的金融技术包括:(1)集成式的中央数据库系统;(2)人工智能;(3)大数据风控;(4)区块链交易;(5)物联网金融;(6)开放银行API;(7)5G通信技术。
其三、互联网金融加重脱媒,迫使银行数字化转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更快速的服务响应,更个性化的产品体系,更简易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军下,银行业只有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新一代的产品体系和营销体系下,同时利用好自身的品牌优势、安全可靠性、合规性和体量优势,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和产品。
(二)各家银行具体改革措施
工商银行: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改革也走在最前列。19年金融科技投入.7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数量3.48万人,占全行员工的7.8%。目前已搭建“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布局。
招商银行:最早切入移动端的商业银行,在零售端一直坚持“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尤其注重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坚持“移动优先”的战略。在零售端的核心金融科技产品是两款App—包罗理财投资,涵盖生活中主要零售业务的招商银行App以及以“打造品质生活”为核心目标的掌上生活APP。
南京银行:较早布局金融科技的城商行之一,在自身数字化转型和外部企业合作转型上均有所建树。
常熟银行: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服务小微客户的专营部门——小微金融总部的银行机构。其小微业务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不良率显著低于同业,而其亮眼的小微业务模式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改革的支持。
二、疫情检验银行数字化成效
(一)疫情对银行经营的影响:(1)经济活动受阻:居民信贷需求减弱,企业信贷需求增强;(2)营业网点部分关闭:线下业务受影响;(3)实地尽调难度大,风控审核受影响;(4)后台催收产能弱,逾期贷款增长。
(二)数字化改革缓解疫情问题:(1)线下网点业务线上化;(2)远程客服中心加速升级为远程银行;(3)视频尽调和大数据风控系统实现全流程风控。
三、银行数字化改革的主要障碍
(一)传统IT系统主对内,难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改革需求。从传统对内为主的IT系统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改革,需要:(1)硬件上,搭建“主机+分布式”核心系统;(2)软件上,打造模块化、组件化和标准化的研发体系;(3)改革战略思路上,从以银行端为中心向以客户端为中心转变。
(二)信息技术和人员投入较高。数字化转型需要银行在软硬件和战略上进行全面改革,同时也需要花费较高数额的金融科技投入和大量的人力成本,高额的科技投入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三)现有金融科技定制化难度高成本大。每家银行基于自身定位和战略方向的不同,对金融科技的需求不尽相同,同样的数字化转型不适合各家银行的个性化需求。
(四)数据治理与分析难度大。传统的银行数据库,存在碎片化、非结构化、业务定制化的特征,各个业务和项目运行中往往形成了单独的数据集,使得数据的整合、处理、分析和利用存在较大困难。
(五)互联网金融的多重挑战。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逐渐打破了信息和资金的不对称性,传统银行客户拥有了更便捷高效、更具性价比、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金融服务选择。
四、银行数字化改革未来推进的主要方向
(1)数字化前台:千人千面的移动综合服务;(2)数字化中台:敏捷组织和模块化开发;(3)数字化后台:分布式架构和数据湖建设;(4)数字化生态:场景拓展和开放平台。
五、投资建议
银行数字化改革已经提上绝大多数银行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趋势势在必行。而年初疫情的爆发,无论从银行端还是客户端,都倒逼银行加快其线上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居民金融服务态度的转变存在不可逆性,当获得更好的数字化体验后,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受到极大冲击。针对数字化改革,我们认为需要从硬件、软件和改革战略思路上进行全方位变革,在数字化前台搭建千人千面的移动综合服务,在数字化中台进行敏捷组织转型和模块化开发;在数字化后台构建分布式架构和数据湖;在数字化生态上大力拓展场景和开放平台。
对于银行股:
(1)金融改革推进,释放改革红利,利好中小银行。因为1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于大型和股份制银行,监管层提出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和多渠道补充资本。预计将从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两个维度对中小银行展开改革。
(2)把握超跌反弹估值修复行情:政策对冲;不良新生成
年银行估值承压。理由是:LPR下行周期中NIM下降导致ROE承压,同时受疫情影响全年经济增速低于往常,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将回升。但是政策对冲,依然有超跌反弹的行情。前者主要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预期,改变NIM下行趋势。后者主要是政策对冲超过银行体系不良新生成,从而减轻资产质量上的压力。
(3)投资主线之一:把握估值已触底基本面优异高弹性的优质银行股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投资主线之二:把握基本面改观的个股。部分银行估值面对的问题得到化解,估值修复将开启。比如:定增完成,核心一级资本金提升的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投资主线之三:把握受疫情影响小的银行,短期内,我们重点推荐估值低且对公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比如:无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
目录
一
银行业数字化改革理论和实践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改革
银行4.0需要数字化改革支撑
《银行4.0》作者布莱特·金提到银行发展的4个阶段:
Bank1.0指的是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业务形态,绝大多数业务在物理网点的高柜上完成,主要业务方向为传统的吸储放贷业务。
Bank2.0是随着ATM和网络银行等金融科技将银行金融服务拓展为全天化和网络化的转变过程,客户依赖物理网点的行为被迅速转变,大部分的零售银行业务被24小时可使用、分布更广、跨行可取的ATM和电子渠道替代。
Bank3.0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消费主力人群的变更而引发的客户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转变,业务办理由全天化向全面线上化转变。
Bank4.0则将Bank3.0的移动银行的基础上,深度结合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将系统内核、产品体系、服务方式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安全、快捷的无缝化金融服务。布莱特·金说到:“银行业正处在一个‘技术主导一切,并且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不被淘汰的唯一办法就是为那些数字化的消费者打造新的体验模式,重复网点的模式终将失败。”
而业务由传统模式向全天化向线上化向数字化转型最主要的改革举措既是银行的数字化改革。只有在全面数字化改革的基础上,通过背后多种多样的大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系统的全面支撑,全天化线上化无缝化快速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才有了可能。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
银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近几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从硬件和软件上支撑爆发式的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和智能化分析与应用。对银行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的金融技术包括:
其一、集成式的中央数据库系统。随着业务流程的无纸化办公以及客户可收集信息的增加,使得原本不可收集或难以收集的数据变得容易获取。利用集成式的中央数据库系统,可以将各式数据集中收集,并通过身份统一认证系统,将数据定点到单个客户,利用后续分析和应用。
其二、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银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广泛:(1)AI生物识别技术,提高识别与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做到快捷无感的身份验证,增强客户体验;(2)AI智能客服,减轻人工客服压力、节省成本并提高客服效率;(3)智能营销和投顾,基于千人千面的营销方式和投资选择;(4)智能投顾,基于投资者的自身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行为金融学、效用理论等多种理论融入算法设计,对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大宗商品等投资标的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投资管理。
其三、大数据风控。在银行进行传统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风控经验,但是由于获取公司客户经营信息和个人客户财务信息难度大,频率高,容易引起客户不良体验,造成传统的风控手段存在信息收集困难、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滞后等问题。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优化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实时性。通过大数据风控系统,可以做到信贷业务的快速精准高效的线上化审批,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增强信贷业务在同业的竞争力。
其四、区块链交易。区块链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目前的主要应用有采用数字加密货币的交易系统和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和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系统。目前银行业对区块链的主要应用方式是基于银行业联合区块链的跨行跨境货币交易系统以及跨境融资业务平台,少数银行已经开始搭建并投入使用。
其五、物联网金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动产质押业务,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质押物进行主动的动态监管,使得质押物被赋予了类似不动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质押物上装上唯一识别的射频芯片(RFID),每个射频标签与货物一一对应,将货物信息上传到统一的动产管理平台,商业银行共享动产质押信息,可以解决货物重复质押、虚开仓单、重复开票等行为,降低动产抵押业务的操作性风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和融资方双方受益。
其六、开放银行API。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利用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技术(API)向第三方共享客户财务信息的安全方式。和以往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的形式不同,此模式下,银行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开放银行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无感金融服务,拓展银行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辐射更多客户群体。
其七、5G通信技术。5G对于金融行业的最大革新在于提供了新的流量入口。4G出现之时,金融服务的入口由终端服务机构、网络平台向移动平台转换。而5G时代开启,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除了手机之外,手表、眼镜、电视等各类设备都可以成为流量入口,人们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或虚拟现实终端等各种方式实现线上金融需求,同时在线下网点上利用5G改造5G智能银行网点,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全息投影、VR/AR等应用,通过5G的高速低延迟信息传输,用于迎宾识别、展示销售、业务办理等场景中,实现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无人化。
互联网金融加重脱媒,迫使银行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更快速的服务响应,更个性化的产品体系,更简易的申请和审批流程,一方面从负债端利用各式便捷理财产品吸收大量资金,一方面从资产端投放大量短期高息信贷,从资负两端加速了金融业务的银行脱媒。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其一、流量和场景入口。互联网企业是通过主业的流量入口,逐步进军金融业务。例如社交软件、电商软件、第三方支付软件和社区论坛式网站等,具有大量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消费习惯的群体客户,有着鲜明的便签特点和场景消费特征,也有利于基于此而展开定向的精准金融服务。
其二、数据入口。互联网企业的软件用户使用时长远远高于银行金融类软件。因此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和数据,不仅包括与金融相关的消费金额、单价和频率,也包括金融类机构往往难以掌握的其他非金融类数据。借助此类数据,互联网企业能够更全面精准的对客户进行画像,从而展开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
其三、更松的监管限制。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指标限制和产品体系往往受到更少的监管,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展开更先进的创新金融产品,并针对特定人群设计更切合的金融产品。同时在监管上,接受的政策指导和指标监管更加放松。
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军下,银行业只有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新一代的产品体系和营销体系下,同时利用好自身的品牌优势、安全可靠性、合规性和体量优势,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和产品。
(二)各家银行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通过在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各选出一家银行,展开各家银行在数字化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工商银行
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改革也走在最前列。资金和人才投入上,年金融科技投入.7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数量3.48万人,占全行员工的7.8%。机构搭建上,目前已搭建“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布局,包括总行金融科技部、业务研发中心、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工银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研究、创新和应用中心。在网络业务上,通过“融e行”、“融e购”、“融e联”和企业手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线上金融服务;年,网络金融业务占比已经提升到98.1%。
工商银行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建立传统的数据仓库,近年来不断更新迭代,添加MPPDB、Hadoop、流数据,已经形成了基于各种数据处理技术的一个大数据云平台,对客户和业务提供各种数据服务,达到企业级的规模应用。
在硬件上,工商银行年就已经全部实现了服务器的虚拟化,目前已打造成“主机+开放平台”双核心的IT架构,通过同业首家基于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形成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能力,将90%以上的应用系统部署在开放平台,建设了完整的账户、客户、核算等基础业务支撑体系,实现了大型银行IT架构的历史性突破。
在产品上,推出“秒授信”业务,通过引入公积金、社保、个人纳税信息等外部可信数据并结合人脸识别等风险防控手段实现线上实时授信、实时放款。目前“秒授信”已在家城市行投产上线,实现公积金、社保、税务场景全覆盖。
在场景搭建上,深化政务数字化建设合作,深耕智慧政务、智慧出行、智慧校园、智慧司法、电商扶贫等重点领域。与宁夏区政府独家合作推出“我的宁夏”政务APP,电子社保卡签发覆盖全国个城市;教育缴费管理产品“银校通”持续迭代升级,有效解决校方、家长和学生收缴费和学籍管理的难点痛点。通过场景搭建,工商银行的客户覆盖面得以快速铺开,同时获得在金融服务中难以获得的政策、社保、教育、出行等信息,完善客户的数字化画像。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是最早切入移动端的商业银行,在零售端一直坚持“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尤其注重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坚持“移动优先”的战略。招商银行在零售端的核心金融科技产品是两款App—包罗理财投资,涵盖生活中主要零售业务的招商银行App以及以“打造品质生活”为核心目标的掌上生活APP。招行两大App每年都会在运用最新金融科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出全新版本,升级用户体验。年,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达93.61亿元,增速43.97%,占营业收入的3.72%。通过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3.0阶段经营模式探索:
其一、数字化获客。以两大APP为平台,探索和构建数字化获客模型,通过各式营销手段打造新的获客增长点。19年末,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数字化获客占比分别达24.96%和64.32%。
其二、数字化经营。19年两大App的月活跃用户(MAU)达1.02亿户,增速25.58%,已成为客户经营的主要平台。招商银行App登录次数60.93亿人次,人均月登录次数11.82次,用户使用频率显著增强。通过主程序和小程序,完成查询、转账、理财、支付等业务的线上化办理,并利用两大app和开放API迅速扩大重点场景的服务支持力度,目前已有16个MAU超千万的场景。在零售信贷审批中,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处理,审批中心审批作业耗时同比缩短20%。上线风铃系统1.0版本,通过对接招商银行行内系统20个,监测客户体验指标个,实现对零售客户体验的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呈现。在硬件部署上,19年X86服务器部署总量同比增长60.67%,应用上云比例达到44%,数据湖整体容量提升至9.8PB,入湖数据同比增长68%。
其三、数字化风控。招商银行于年2月上线了智能风控平台“天秤系统”,目前可以完成30毫秒即可对疑似欺诈交易作出拦截判断,将盗用金额比例降低至千万分之八,帮助客户拦截电信诈骗金额超过18亿,为客户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是较早布局金融科技的城商行之一,在自身数字化转型和外部企业合作转型上均有所建树。
在架构上,在年,南京银行成立了数字银行管理部,向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标准,提供大数据应用平台和数据分析挖掘工具,为各业务部门开发各类监管报表、营销决策报表、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目前,数字化转型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基础性工作,实现数据平台项目群投产上线,同时上线了数据管控平台,深入开展数据治理,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服务上,南京银行于年末推出数字员工“楠楠”和“晶晶”,这也是金融业首个实现落地的该类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通过将重复性较高的咨询服务和标准化业务交给虚拟数字员工来完成,可突破银行客户经理的服务场景,在网点、电话和手机APP等多场景应用服务中提供智能服务,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降低银行成本。
在外部合作上,南京银行年联合阿里云、蚂蚁金服推出“鑫云+”互金平台,将南京银行、互联网企业和中小银行连接起来,在推出联合贷款等产品的基础上,向中小银行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输出,目前平台累计获客户1,万户,存款账户万户,贷款业务累计投放1,亿元。
常熟银行
常熟银行是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服务小微客户的专营部门——小微金融总部的银行机构。其小微业务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不良率显著低于同业,而其亮眼的小微业务模式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改革的支持。
在基础架构上,常熟银行启动“瘦核心、大中台、敏捷前台”新一代分布式应用平台建设。逐步剥离传统核心账务系统中的管理类职能,降低核心系统负载,提高实时交易处理能力。将全行数据资产沉淀到业务中台,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全行客户数据全景视图。并打造移动优先的业务敏捷办理前端,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务。
在业务流程上,常熟银行已建立成熟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