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的苏州、深圳,还是新成员重庆、广州、杭州等地,都传来试点新进展。从各地试点及应用来看,除了衣食住行、生活缴费、工资发放等生活应用场景外,还有地区已经拓展至住房租赁、智慧政务领域。
当前,数字人民币仍在完善中,在技术应用和场景扩延上,未来数字人民币还有哪些想象力?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专家。
图源:新华社
走进自贸区、扎根农村……
数字人民币还能去哪?
如今,走在上海、深圳的街头,或是杭州、苏州的景区,人们能体验到数字人民币的便捷:商超购物、地铁公交,娱乐旅行,但也有人疑惑,数字人民币只局限于试点城市吗?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系教授薛熠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目前试点城市来看,试点地区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且对于电子支付方式接受程度较高的城市。
而从交易场景来看,据央行《中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突破了.51万个,仅半年时间试点场景增长超6倍,现有场景主要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
要扩大覆盖面,数字人民币接下来该往哪里拓展?其实,要将“触角”延伸到更多的人,互联网或许才是最大的“主阵地”。
在薛熠看来,将“尝鲜用户”变成“高粘性用户”,需要进一步加快场景普及,助力数字人民币C端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过程中,仍应该积极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借助平台流量特点,开展特殊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例如向用户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能够提高民众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积极性,有效的带动各类民生消费及线下小微实体商户的发展。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