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东在测量刀具外露长度。封晓东摄影
30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青葱少年”已经成为航天特级技师。
经过他的手,无数大国重器披上坚韧皮甲,踩上冲天火焰,插上飞天之翼,直冲云霄……
让我们走进辛东的世界,感受一个“靠谱”的“机加操作大拿”、一个“航二代”的执着质朴和情怀担当。
辛东(左)和徒弟研究组件加工方案。封晓东摄影
年,辛东18岁,高考刚结束,父亲突然离世。他的大学梦破灭了。
母亲一个人供他和弟弟读书。
他决定参加工作,到厂,当学徒工。
这里是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辛东的父亲曾是厂的一名工艺员。他经常手持硬笔,熟练地在一块大板子上绘图。每一笔都那么认真、工整。这一幕,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辛东的脑子里。
如今,他来到了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和他一起工作的同龄人都是机加专业中专毕业的,而他却如同一张白纸,要从零学起。他的同学大多都上了大学,而他却在这里当学徒工。没过几天,辛东人便消瘦了许多。
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心疼地劝他,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得一心一意把它干好。一直都是让母亲很放心的他,这次让母亲担心了,他感到很愧疚。他把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埋藏在心底,跟着师傅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干。本该三年的学徒期,他一年半就“出徒”了。
第一次拿到奖金的那一天,他很激动。当他把奖金如数交给母亲时,从不在他和弟弟面前落泪的母亲却流泪了。只有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辛东除了生病,几乎不休息。
辛东和工艺员讨论。封晓东摄影
工作之余,他还躲在车间里啃着馒头钻研理论、研究各式机床及零部件。
车间里的机床成了他的最亲密的“战友”:哪台机床能加工什么样的零件,怎么加工最省刀、最高效;什么样的铣刀和钻头钻多深钻什么材质的件……这些,他都了然于胸。
很快,他这个机加“门外汉”,凭着韧劲儿和不甘落后的性格,不到三年时间,便成长为车间骨干。
常年的经验积累,辛东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一对灵敏的耳朵。机床从动刀开始,是否运转正常,他听声儿就能知道。
任何异型复杂的零部件到他手里,他都能加工出来。
辛东在测量壁厚。封晓东摄影
“那个东西对平面度要求很高。我师傅将产品倒过来,用手压那个压板,一点点拧扳手,调整每个螺丝的松紧,紧一点不行,松一点也不行。完全凭着经验和感觉,这个只有他能做到那么精确。”
当年的那个场景,辛东的徒弟小贾至今还记忆犹新。
小贾说的东西是卫星上的扫描镜支架。这个支架是个复合材料加钛合金的框架结构件,外形类似一个大“天平”。
这个大“天平”不仅材料不好加工,而且还不好装卡,平面度要求非常高,误差要求控制在0.01mm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7,几乎是我们生活中平面镜表面平整程度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样的技术要求,当时在国内只有厂敢接下。而厂内,能把它干成的只有辛东和他的团队。
像这样难加工、时间紧的任务,辛东和他的团队不知干了多少。
从总装厂运出的每一型导弹的零部件,他们都参与过。
他们加工的是导弹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或者说是某个器官,每加工一个就像一个外科医生做手术一样,也像一个艺术家精雕细琢一件艺术品一样。
成为行业专家,不仅要会传统技术方法,关键时刻,还要懂得在现有条件下创新。
辛东在进行零件测量。封晓东摄影
就在前不久,辛东还在他操作的机床上突破性地完成了一件紧急任务。
那是某型导弹的燃料舱,体积大、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时间节点两个星期。
但是车间的几台龙门铣机床都在加工着同样重要的导弹部件,耽误不得。
只能从其他机床上想办法了。
经过分厂领导和工艺员、操作员的综合评估,风险系数太高。
这,让人犯了难。
军令如山,必须完成。
辛东说,可以试一下。
怎么试?这么大的燃料舱,价值上百万,没有试验件。
时间紧急,总装车间还等着安装呢,这个件完不成将影响总装速度,影响的可是集团公司总任务进度。
辛东沉思了一会儿,说:给我一天时间,我们拿出验证方案。
他联合全国技术能手郭思东和组内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来研究。
他们将机床的尺寸、燃料舱的尺寸都仔细的量了一遍,然后在电脑上编程仿真。
燃料舱仿真后没问题。
但是,辛东还不能放松。电脑仿真毕竟是虚拟的不是实物。
辛东要用实物来验证。
可是,实物太贵了,不可能拿来试验。
他结合大家的意见突然想到:可以用工装和线绳做个实物模型。他将模型放在机床的工作台上,模拟加工。
辛东的视线一刻也没离开急速转动的铣刀,最后模拟加工没问题。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他说:可以做。
领导们都知道,他是一个靠谱的人,他说可以,那就%没问题了。
最后,任务顺利完成,提前两天交付。
这项任务,是这台普通五轴机床加工的首个2.5m长的结构复杂件。
辛东(右)和工艺讨论工装。封晓东摄影
辛东和他的团队挖掘出了普通五轴机床的最大能效。之后,遇到2.5m长及以下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用这台机床加工,缓解了龙门铣的压力。
机床旁,辛东新收的徒弟,满脑门是汗,一只抬起来的手指向操作屏,将按未按地停在了半空中。怯生生地将目光移向辛东:师傅,我要按下去吗?
辛东很平静,也很坚定:按!
这一按,如果出了问题,少则几万多达百万就没了,责任太大了。
辛东说,数控机床最容易出质量问题,我们看似在机床旁闲庭信步,但是神经时刻都紧绷着,机床里加工的都是国家利器,损失不起。
他刚开始操作数控机床时也特别紧张,30年来,一直都如履薄冰。
为了不出错,他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每一件产品在加工前,他都检查机床的各项参数、核准校量,一直恪守着质量制胜的不二法则。
30年来,在他手里几乎没出现过质量问题。
辛东(右)和同事一起装夹工装到机床上。封晓东摄影
他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影响着他的组员。
某型号仓段正待加工,几名机加工人正在做防护处理。
他们用塑料薄膜一层层的包裹着它的外层,严严实实的,就像一个外科医生在为患者做无菌包扎。
辛东戴着安全帽,手握天车操作器,一点点的移动着,到达仓段上方,缓慢放下,几名机加人员将围好的吊绳挂到天车钩上。
吊到指定的工作台。
一名机加工人正用洁白的软布细心地擦拭着机床的钻头及组件。
当年,辛东到德国学习考察,德国人对机床的爱护和工作时严谨的态度使他深受震撼,德国的机床用了几年外表看起来都像新的一样。
回来后,本就视机床为亲密战友的他学习到了更多的爱护方法。
他把这些方法教给他的组员和徒弟们,并一直坚持着——每个机床加工完都要认真擦拭干净,按照“6S”标准保持整洁。
辛东进行手工测量。封晓东摄影
辛东对工作的执着源于他的性格,他说:我要认定一件事,我就要把它弄明白。
这话在他母亲那里也得到了验证。
当年,还在上初中的他对篮球一度痴迷。
为了把篮球这项运动弄明白,他竟然买了很多书学习。
母亲很不解:打个篮球还需要理论指导吗?
但是辛东却觉得,什么东西都有他独特的门道,要想干好,就得学懂弄通。
虽然打得不算专业,但是他知道篮球是一项需要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运动,只有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才有取胜的把握。
如今,业余时间,他还经常拉着组员们去打篮球,从篮球的团队协作中增进了友谊,配合得也更加默契。
辛东班组。封晓东摄影
这种情分带到工作中,使工作更多了一份情怀。
航天事业不正是需要这种协同作战吗,如果每个人都很强,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合力,一定能干成大事。
当年,航天事业处于低谷期时,辛东也曾动过离开的念头。
母亲说:不要出去,厂培养了你,咱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而且,航天事业稳定又有前途。
他反复琢磨母亲的话,回忆自己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舍不得离开了。
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技能,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这里是他追逐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
28岁那年,辛东光荣地入了党。
入党宣誓的那一刻,他激动地哭了。
这么多年来,辛东说,最幸福的时刻,
当属一个个重点型号产品的零部件在他手里完美加工完成交付时。
成为领域的行家,是父亲的心愿,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如今,数控机床24小时不停地运转,辛东和他的组员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执着于自己的事业。
不仅自己行稳,也让航天事业这艘巨轮致远。(图片/封晓东文/刘华英王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