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8月18日消息,7月底,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有消息认为,这次会议决定增设“交叉学科”为第14个学科门类。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研制并持续发布了“学科专业分类”统计系统(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简称CIP)。有中国学者将Program译为“项目”,有些大学也在管理中称为“项目”,这种翻译并不准确。“项目”概念在中文中有临时设置的时间内涵,也有针对某个专门工作目标的内涵,比如“项目管理”。
在教育管理中,Program其实就是中文“专业”的意思,指一组课程。大学本科阶段较少的一组课程就是“辅修”专业;比辅修多一些的一组课程就是“双学位”专业;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科院系就是“多学科/交叉学科类”专业;课程分布在不同大学就是联合学士学位课程;课程建基于本科课程之上,就是硕士专业。
CIP是美国对目前中学后教育机构开设的学科专业归总分类后的一套分类与统计系统。学科和专业包括两年制社区学院、大学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同时也包括了大学内部辅修、证书教育等各类知识(课程)组合的专业。CIP与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其区别在于: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只包含本科,CIP包含研究生等其他多个中学后教育阶段;我国本科目录具有规范属性,是自上而下的;CIP不具有规范属性,是统计的产物,专业设置统计是自下而上的。CIP于年、年、年和年四次修订,目前最新的版本是年版。
在年版CIP中,以数字30开头的就是“多学科/交叉学科类”。“多学科/交叉学科类”的专业课程来自两个或者多个明显有区别的专业,不是来自单独一个学科领域或者职业领域,所涉及的课程跨越边界聚焦于一个主题。例如,专业号为30.的“系统科学与理论”专业定义为:本专业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综合利用自然、社会、技术、行为与生命科学及其他专业领域的数据与模型。
教育部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由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与本科专业目录之间难以分割的相关性,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多学科/交叉学科类”的时机也已成熟。
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简单将新增设的学科称为“交叉学科类”是否合适?考虑这个学科和专业的本质,同时考虑英语翻译的对应关系,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多学科/交叉学科类”。
需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多学科/交叉学科类”之后,目前的个本科专业,哪个应该迁移到新设立的门类中呢?有消息称,“集成电路”专业拟设置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这是否合适呢?目前,本科专业目录中在工学(08)的电子信息类()下设有两个与集成电路有关的本科专业,一个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4),一个是特设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0T)专业。今年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表示,由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将于9月15日生效,华为麒麟旗舰芯片将因无法继续生产而“绝版”。但是,芯片“绝版”的原因是“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吗?这一点需要认真研究。
在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校很早就开始了实践和探索。比如,早在“新文科”概念提出之前,北京大学年就设立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其知识(课程)来自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这个专业目前设在“法学”门类下,毕业生只能授予“法学学士”。这就有些不妥。这个专业的课程其实跨越了法学、哲学、经济学三大学科门类,学生在课程选择和自我建构方面也有所侧重。专业设置应该允许根据学生的课程侧重,分别授予经济学学士、法学学士、哲学学士,这才恰当。当然,是允许“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三种学位,还是将这个专业迁移到新的“多学科/交叉学科类”之下,也值得探讨。
年新设立的“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归属到了教育学门类之下。在CIP中,“认知科学”是最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专业。“认知科学”专业定义如下:认知科学专业从交叉学科的多视角,聚焦于人类心灵和智力本质的研究。涉及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哲学、数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相关课程包括数学与逻辑学、认知过程建模、动力系统、学习理论、脑与认知、神经网络、编程以及相关应用,如语言习得、计算机系统、感知和行为。从以上定义看,将“认知科学”专业设置在教育学科类别下就狭窄了,显然不妥。这个专业必须被迁移到“多学科/交叉学科类”中。
第三个问题是,“多学科/交叉学科类”的毕业生授予何种学位?对此,一种方案是允许学生选择相近的主要学科授予学位,另外一种是向斯坦福大学学习,授予学生“文学与理学联合学士学位”。
具有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的人才具备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广阔视野,往往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研究生学科与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多学科/交叉学科类”,将大大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原题为《增设多学科交叉门类时机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