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记者钱玉娟日前应济南市教委的邀请,余宙华去为当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骨干进行编程教育培训。“小孩子为什么要学编程?”当他将这个问题抛向台下的名教师时,得到的答案让他略感失望。
“编程很重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余宙华叹气道,“他们依然是这种说法。”
作为阿儿法营创意编程魔法学校的创始人,余宙华被称为“魔法教授”,他早在年创办的阿儿法营是国内最早开展少儿创意编程的教育机构之一,他本人还是中国科协“探索计划”全国教师培训的主讲人。
不止教师们对编程学习的认知有误,就连主动带孩子找来机构要学编程的家长们,大多寄希望能变成一个特长,日后在孩子的小升初、中考里起到作用。从奥林匹克信息竞赛越来越火,到浙江省首个将信息技术(编程)纳入高考选科,这“刺激”了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学生对编程教育的学习。“难道必须给编程一些理由才能学吗?”余宙华如此反问。在他看来,中国大多数家长、教师们并没有抓住核心,即程序语言与人类的自然语言、数学语言一样重要,“它是第三语言,这个结论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吆喝,而是业界一些科学家的共识。”
教育拓荒
余宙华之所以从事编程教育的创业,源于9年他对沉迷游戏的儿子的教育。
彼时,引导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远离电脑,让余宙华费了一番心思。身为IT工程师的他,试图摸索对孩子的代码教育。
然而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需要用英文来写程序,这无法激发起八岁孩子的兴致。“我教了他大概一两周就放弃了。”余宙华说,那期间他发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7年开发的一款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抱着体验的态度,余宙华下载“玩了玩”,“它竟然强大到具备所有数据的存储处理功能。”
让余宙华最满意的是,Scratch省去了写代码、调试语法错误这些让孩子们觉得枯燥的过程,保留了算法、逻辑这些编程最本质的部分,让孩子们像搭积木一样写程序,做很多有趣的指令。
于是,余宙华的儿子进入到对编程、指令等喜好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Scratch里面的一百多个指令,儿子用了差不多三个月就学会了,学习期间,有大量跟小学课程紧密相关的数学计算等知识,“我发现他数学心算越来越快。”余宙华喜出望外,但“接下来学什么”又成了一个重大问题。
彼时在一家美资公司,担任网络技术部总监的余宙华,没有时间为儿子备课,这让他感到“捉襟见肘”。
“少儿编程跟以往面向成人的编程教育完全不同。”余宙华向记者讲解,小孩子学编程就像学语言一样,他需有持续运用这门语言的现实场景。为了不让儿子的编程学习中断,余宙华在网上搜索了美英日等国家的情况,以及线下教育机构,发现从未有人研究过这件事。他甚至带儿子去找北大青鸟这些做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司,也只得吃“闭门羹”。
余宙华清楚记得,当儿子发现,能够在程序创作中精确地控制小鸟怎么飞,“背后数学的power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于是考虑辞职创业,专门来做少儿编程教育。
身边朋友对余宙华的决定一致反对,甚至有人特别严肃地找他谈,“你搞一个数学奥数班,还可能招来百八十个孩子,你弄编程课,谁来学?”“做这件事,你就没饭吃了。”
如果当时只有C++,余宙华说,他不会作出这一决定,但因为发现了Scratch这一工具,他通过儿子的学习十分笃定,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去掌握编程,“工具已经有了,只需研究出来一成套的课程。”他希望像儿子这样的青少年可以不中断地学习编程,“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甚至初一、初二,跟着学龄变化也有相应的课程才行。”
在采访中,余宙华告诉记者,从开始有个idea,到做出来后跟孩子们去磨合,最后把课讲出来,讲完后再进行修改,最后做成PPT或教学视频。“一个半月设计一堂课,一堂课能够支撑两个小时。”如今阿儿法营共有堂课,余宙华将其共享在一开始就打造出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编程社区内,“前十节课免费开放。”
让余宙华高兴的是,作为中国最早上线的编程社区,如今阿儿法营的社区也是最活跃的。
雨后春笋
就在余宙华编程教育创业有序推进之际,少儿编程培训行业也逐渐“热闹”了起来。
既有在线教育巨头好未来收购以色列少儿编程教育品牌CodeMonkey并将其引入教育开放平台,也有达内这样的教育机构拥趸而来。
另外,来自海外主张孩子动手实践的乐高教育,于年将智能微电脑积木和直观拖拽编程软件结合于一体,推出了编程机器人的鼻祖——EV3系列机器人,帮助学生搭建、编程和测试基于真实机器人技术的解决方案。此后,国外的奇幻工房、索尼等电子企业纷纷入局,优必选、能力风暴等国内电子企业,相继推出了基于Scratch这一简易编程工具开发的编程机器人等。
上个月,育儿博主娄倩还现场体验了大疆首款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S1,这不是“幼稚”版机器人,可通过灵活可延展的模块组建满足于开发人群,更因将“教育”和“编程”两大热词融汇开发,而适用于中小学生。
尽管娄倩不懂编程语言,但她一番了解后发现,大疆在S1上通过Scratch和python这两种编程语言来实现用户的意图,同时在线课程“机甲学院”中还提供了视频课程与编程指南。
当然,除了机器人提供商凭借Scratch等工具抢滩编程市场外,不少创业团队也一头扎进了这个看不到边际的大潮中。
余宙华创业五年后,90后李天驰也走上了少儿编程教育培训之路。
8岁学编程的李天驰,年海外留学期间看到了欧洲、美国开展编程教育如火如荼的现象,于是,他果断放弃海外学位回国,与孙悦联合创办了深圳点猫科技。
李天驰喜欢机器猫,他希望给国内很多像大雄一样的孩子,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编程猫”,这是一款面向6-16岁中国孩子上线的图形化编程工具平台。
尽管李天驰团队很笃定,但在创业时,整个赛道有太多不确定性。“少儿该不该学编程?”这一问题在当时被业内反复叩问。
直到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这无疑是余宙华这样的“拓荒者”,以及包括李天驰在内的创业者们的一剂强心针。
“编程教育虽然很新,但它的发展速度已出乎意料。”余宙华还记得年,上市公司远光科技的一个副总裁来找他谈投资事宜,对方虽然感兴趣最终却认为这个领域“太窄了”。
这位副总裁反问,“你觉得编程教育会在多少年后被大家重视起来?”彼时,余宙华作出的回答是:十年。然而,想不到的是,年国家已发布相关文件予以支持。“形势变化得很快,科技发展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今年3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可见,今年将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并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也将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李天驰说,由于国家意志和相关政策的肯定,会有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