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步骤
1、加工前计算加工方案的刀具刃磨的磨损量。并测算出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多刀具只有一个刀身,工件不存在材料的材质热膨胀问题)。加工前要根据这些磨损量进行工件的锻造和热处理,使刀具各刀刃磨损量、质量都接近最佳状态。锻造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过程,温度、频率等参数,应针对锻造进行计算。
2、选择刀具的材料锻造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寻找最佳的刀具材料,要寻找与工件材料能够匹配的最佳刀具材料。
3、进行材料的热处理通过热处理可以增加刀具的硬度,降低磨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加工时一般采用五分刀或者六分刀进行加工,高速进行切削时或者使用高速切削时应采用短刀长磨或者连续刀具。
4、热处理后检验加工后的产品的表面质量。这时就需要对热处理前的工件进行热处理,以使热处理后的工件硬度降低到一定的要求。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使用前的毫米的硬度检验。没有设备进行的还要对工件进行钢板的涂层工作,在冷切使用前进行的硬度检验。对于冷切时(冷却后)的表面,要进行的一定方向的振动检验,并做表面细化检验。
5、冷切热处理完毕后进行检验,并与板状工件进行交接检验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辊压”试验,以确保工件的精确度。对冷切热处理完毕的刀具(热处理后的刀具常用板料为主)进行检验时,要有一个对刀口的观察期,观察切口的各向异性。交接检验要把热处理加工后的切口留在了工件上进行观察,对粗加工的交接还是有必要进行检验的。
6、进行攻丝加工当刀具与工件交接完毕,进行攻丝加工,验证刀具的精度是否能达到。在攻丝加工时对可能已经高达以上的切削刃进行攻丝加工。以确保其最高的切削精度。
7、工件组装对热处理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刃口磨损应进行一定的补偿。对冷切加工过程中高速运动中磨损不大的工件,可考虑进行热处理。冷切加工精度低时应进行调整。
8、冷却及热处理时的加工工件若表面质量较差,并进行热处理,防止高速高压下的退刀。
9、热处理后的刀具进行磨削平面时,要采用圆弧刃,而不能用片刃或平刃。磨削平面磨损平均,才能磨出镜面表面。磨削刃磨损较少时进行片刃磨削及片刃调整。磨削刃磨损后要用带大弯刃的圆弧刃对局部进行修整,使局部表面质量改善。磨削刃磨损较大,在磨削时就可能一边磨削,一边喷砂。对于比较薄的刀具,加工的退刀口大,表面粗糙度好的刀具,可以采用片刃磨削。
磨削刃磨损较大,就应采用圆弧刃进行退刀口的退出。加工高速运动中的齿轮、精密金属零件一般不要采用片刃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