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就区块链项目进行分类,简单介绍了几个币类项目,今天,就接着来说说区块链项目之一——平台类。(如图)
我们把类似于Windows、Linux等系统对于电脑芯片而言的区块链操作系统类应用模式称之为“平台性应用”。比如现在的以太坊、EOS等,只要愿意遵循链的共识机制或互操作协议,那么也可以运营在链里面,并使用、调度链上资源。此类平台性应用我们称为“DeOS“。
区块链的平台类项目主要功能为建立技术平台,满足各种区块链应用开发所需的技术要求。
简单地说,平台类应用让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直接发行数字资产、编写智能合约等。智能合约就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满足其源代码设定条件下自行执行。
举个例子,你在区块链上开发一个基于房屋租金协议的智能合约,当业主收到租金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并将公寓的安全密钥给到租户。
平台类区块链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底层的技术平台,让开发者在底层技术平台上做应用开发,相当一部分平台尚处于开发状态当中,截止到年2月份,市值最大的是以太坊。
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简称ETH。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在一个编程系统之上,通常会有一些编译和执行的虚拟机来去做支撑。JAVA有JVM,在以太坊里,也有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VirtualMachine,简称EVM),可以执行任意复杂的算法代码,处理点对点合约。
年底,Vitalik发布以太坊白皮书,年7月,开始以太币的预售。那时候圈内人称这种代币发行叫“币众筹”。通过为期42天的预售,以太坊团队通过预售个以太币,募集了3万多个比特币;另外还对预售之前参与开发的早期贡献者、长期从事项目研究的开发者分别按照当时以太币发售总量的9.9%进行分配。所以以太坊正式发行时有多万个以太币。
以太坊预售结束后,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进行挖矿,每年按照当时发行总量的26%奖励矿工。年10月,以太坊将区块的出块时间从60秒缩减到了12秒,目前基本稳定在15秒,每个区块奖励5个以太币。
就像比特币一样,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由全网共同记账,账本公开透明且不可窜改。与比特币不同的是,以太坊是一个可编程、可视化、更易用的区块链平台,相当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它允许任何人编写智能合约和发行代币。
以太坊提供了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因此,开发人员可以直接用C语言等高级语言编程,转换成汇编语言,大大降低了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难度。类似于安卓系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API和接口,让用户可以开发出各种App。
除此之外,以太币(ETH)又被称为以太坊内部的燃料。和币类数字资产不同,以太坊除了用于转账,还用于支付智能合约的费用。为了避免以太坊区块链上充斥垃圾合约和垃圾应用,在以太坊上建立和运行智能合约,你必须用ETH支付智能合约费用。举个例子,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转账你新创造的数字资产,需要用ETH支付手续费,而不是你新创造的数字资产。
从ETH诞生到现在,有多个以太坊应用诞生,俄罗斯银行也与以太坊基金会达成合作,截止目前(年2月)以太坊市值仅次于比特币,排行第2位。
EOS:
EOS(EOS.io)是为EOS.io区块链系统发布的基于以太坊的代币,具有可扩展性强、支持大规模商业应用等特点。
它是由block.one的CTODanLarimer(Bts、Graphene、Steem创始人)主导开发的类似操作系统的区块链架构平台,目标是建立一个横向和纵向都高度规模化的区块链操作系统,提供各种必要的功能和超高的处理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层,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采取DPoS共识算法及其他技术手段预期实现每秒百万级别交易请求,将能够支持数千个商业级的DAPPs。
EOS提供帐户、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数以百计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调度。该技术的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体系架构,该区块链每秒可以支持数百万个交易,同时普通用户无需支付使用费用。
以太坊是一条公链,在以太坊链上运行的每一个应用都会消耗整条链的资源,但EOS只是区块链基础架构,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在EOS上创建公链,链与链之间不会影响彼此的资源使用,不会出现因个别应用资源消耗巨大而造成网络大面积拥堵。
其次,在EOS上转账与运行智能合约并不需要消耗EOS代币,这将吸引更多的用户。最后,EOS上出现系统错误时,其“宪法”可用于区分此错误是否确实为bug,判断社区的修复举措是否得当。
CZR:
“我们希望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标准链,把区块链技术推向更高维空间的进化和演变,使其最终作为未来世界可选的互联网价值传输协议。通过对分布式技术、P2P通信、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的创新,在芯片物理层及协议层上进行革命,最终使得标准链成为区块链世界连接现实世界中的桥梁。”——标准链中文白皮书
从技术层面上讲,标准链是通过区块链思想形成的一个去中心化的超级计算机,这个超级计算机是由标准链规范的协议上运行的,任何可联网的设备(如:电脑、手机、手表、车辆、游戏手柄、路灯、智能家居等)或DOS(如以太坊、EOS等)在标准链上运行并建立连接,互相提供服务。简单的说,在超级计算机中,终端设备提供输入/输出服务,数据在雾联网中处理,由标准链协议层控制。
对应于实体世界而言,标准链便是一个便捷、安全可信任的去中心化运营组织。所有连接设备或系统都可视为标准链里的公民:他们向其他个体购买生产资料;他们贡献自己的生产力或生产资料获取报酬;他们缴纳一定的税收;他们在共识的规范中博弈。和目前物联网设备不同,设备或系统在标准链中运营的服务都是分布式的。
标准链路线图1:
标准链路线图2:
下期预告:区块链项目之应用类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