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爷爷”是指爷爷的爷爷(爷爷),“曾曾爷爷”是指曾爷爷的曾爷爷(曾爷爷=爷爷),本文是这样定义的,跟一些地方约定俗成的同样称呼比,各自可能多了1辈儿和4辈儿。
人类文明中存在这样一个定律(暂且称之为“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吧):你有“曾曾爷爷”的概率是%,而你的曾曾爷爷出生那一刻有曾曾孙子的概率却非常低。背后道理很简单,你的“曾曾爷爷”可能会经历疾病、战争、自然灾害、是否出家等各种概率事件,到你这一代时每一代都有子嗣,并且每一代都有儿子,这个概率自然很低。当然了,曾曾姥姥和曾曾外孙女的关系也符合这个定律,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本文重点是,如果这个定律被打破了,这个定律变为:某个人有曾曾爷爷的概率很低,而某个人的曾曾爷爷(如果有)有曾曾孙子的概率却几乎是%。那么会是怎么回事呢?
1.人类两性繁殖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人类目前之所以是两性繁殖的繁衍模式,是人类从近亲的祖先生物遗传过来的,比方说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因为古猿是两性繁殖,人类也就相应地继承了古猿两性繁殖的繁衍模式。在从古猿进化过来后,人类在两性繁殖这方面,没有再发生剧烈的变异式进化,依然是两性繁殖。
而古猿或其更早的祖先生物,进化出两性生殖的繁衍模式前,有可能有过单性繁殖、两性繁殖、多性繁殖都存在的阶段。单性繁殖那部分群体遗失了变异基因融合的机会,在出现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因为不适应就被淘汰了。多性繁殖那部分群体虽然变异基因融合的机会更多,但因为其繁殖效率会降低,种群数量相对来说就容易降低,并且出现基因恶性突变的概率也会变大,慢慢也就被淘汰了。
只有两性繁殖那部分群体,在基因融合与繁殖效率间能达到更好的平衡,才能更有机会保证种群繁衍下去,并通过适当的基因融合不断获得更好的进化。
目前人类的两性繁殖模式遵循“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
2.地球文明异化出的繁衍需求
人类在进入科技时代,进而进入地球村时代以后,纯粹大自然下的、优胜劣汰的进化机制在人类这个生物种类上已然是失效了。自然进化机制中至少以万年计的、靠基因突变来完成的进化效应,在面对人类科技的内卷效应时,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类仅仅花几十年时间靠自身科技发展起来的哪怕一点点基因编辑技术,其产生的效应,任大自然状态下几千万年的基因突变和融合效应都赶不上。
此时,如果人类两性繁殖的繁衍模式受到冲击或发生变化,其原因很可能就是人类地球文明自身异化出了新的繁衍需求导致的。这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GBTQ群体的繁衍需求。目前,欧美国家不少同性婚姻已经有了同性伴侣的生殖繁衍,好在目前这种同性伴侣的生殖严格来说还是属于两性生殖,因为一般女性同性伴侣都要寻求第三方的精子才行,男性同性伴侣也需要寻求第三方的卵子,生下的孩子只是在法律上属于这些LGBTQ家庭,在生物角度则还属于是与第三方共同的孩子。
然而,从年前后开始,出现了IVG技术,这使得同性伴侣在生物角度有完全属于自己家庭的孩子的可能已经接近了现实。而且,IVG技术在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多国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这里,有必要将IVG技术简单科普一下。
IVG技术就是科学家可以将人类身体上的任何细胞,哪怕是非常容易采集的皮肤细胞和血液细胞,转变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而这个iPS细胞可以被编程为任何细胞,包括生殖干细胞(ES细胞),而ES细胞可以进一步培养为卵子或精子,且无论是卵子还是精子,都与母体的性别无关。也就是说,男人身上的任何细胞最终都可以转变生成卵子,女人身上的任何细胞最终都可以转变生成精子,反过来就更没问题了(这时其实卵子和精子统称为配子更合适)。然后后续的步骤就简单了,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配子受精、子宫着床、胚胎发育、孩子出生,这都一样,当然了,配套的技术还包括人造子宫也要有,毕竟男男伴侣有这个需求,但技术上的难度相对IVG来说低多了。
那么,有人会说,这不还是双性繁殖嘛,虽然是用IVG技术人造的,但最后也要卵子和精子结合的。是啊,确实是这样!但是总有人自恋自己的基因好,他希望生成卵子和精子的原生细胞全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呢?另外,如果IVG技术继续发展,直接跳过生成卵子/精子、卵子受精阶段,从iPS细胞一步到位培育出胚胎细胞呢?
人类这种内卷式的生物科技和基因技术的发展,不考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话,确实已经很先进了。面对这些人类内卷科技,在人类原有的伦理秩序没有转变为最新的、获得整个地球社会承认的、完备可控的新伦理体系之前,贺建奎的3年刑期一点都不亏,否则一旦人类的基因被污染后再发现问题,那就晚了。
如果IVG技术兑现并获得应用,“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也就失效了,彼时,可能就真有孩子没有生物学上的父亲了,自然也就不会有曾曾爷爷了。
3.星际移民背景下的人类繁衍
如果说类似LGBTQ的繁衍需求仅仅是属于人类文明内卷性问题的话,那么,未来宇宙时代人类星际移民背景下的人类繁衍需求,则是实实在在关乎整个人类文明能否存续下去的大事。
人类从地球村时代进入宇宙时代后,很可能会发生星际移民,移民的目标星球离地球的距离可能几十、几百甚至几万光年,移民的人类群体无论是在途中,还是到了目的地,其生存环境绝不可能与地球环境完全一样,受到的来自宇宙的各种电磁波、温度、引力环境的影响复杂万千,移民的人类如果没有准备好多种多样的繁衍方式,很可能在移民的路上就断代消亡了。
曾经有朋友在一个无线电波密集的环境工作过,当时其周围好几位同事,无论是男还是女,在那几年的周期内出生的孩子,全部是男孩,而中途调离的,则没有这个规律。当然严格来说,这个现象也可能是巧合,毕竟人数也不是很多,不具有典型样本的特征。但这个例子也足够说明,在可能很恶劣的太空环境下,人类在地球上延续几千万年的两性繁殖模式有可能会失效。
至于像很多科幻小说里说的,太空飞船随时返回地球补给后重新出发、移民途中靠冷冻人“渐醒”交接班延长人类旅途等手段和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唯有一个具有强大繁衍能力的人类移民团队,才是最好的选项。这其中,单性繁殖和双性繁殖的模式都是有存在必要的。
在星际移民时代,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已经不重要了,新出生的婴儿只要是人类的孩子就可以。
4.极端科学中的人类繁殖
反过来,从风险角度看待人类繁殖方面的科技发展,其实目前来看,风险挺大的,为什么?因为人类目前基因技术等科学的发展还“摸着黑”呢。
就单讨论基因技术,基因技术科学目前的发展现状更多是试验层面的进步,且在细胞级别应该说是进步很大的,但在生物分子级别尤其是理论层面,其发展还是“摸着黑”呢。
然后对照不同的应用领域来说,从农业作物、生物材料等方面来说,目前的风险级别应该说是人类可以承受的。但到了人类繁殖领域,其风险级别就是相当大了,这种风险后果,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人类意识层面的伦理破坏,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对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被大自然淘选进化出来的人类基因现状的污染或者逆向误操作。
要知道,即便一个软件出现Bug时,也经常会因为修复一个Bug而给软件系统埋下一个新的、隐含的更致命Bug,更何况是比人类现有任何软件都要复杂千万倍的基因科学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生物分子科学呢。
就比方说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其所谓的“目的”是免疫艾滋病,但是你不去先从“作为侵害者的、比人类基因相对简单的HIV病毒”上下功夫研究,却擅自先改变“作为受害者的、难度和影响面更复杂的人类基因”,这就不仅仅是“本末倒置”的研究思路问题了,而是科研目标逻辑上出现了严重的、恶劣的、不负责任的的学术思维问题。
在必然涉及基因科学领域的人类繁殖研究中,思想极端的研究者擅自脱离正规的科研路径时,“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也就是自然失效了。
目前的“人类繁殖单性延续概率定律”,也仅仅是在人类正常文明范畴内成立,将其放到整个宇宙背景下,放到多样宇宙文明的大环境下,这个定律终将被未来的人类放弃。而其他宇宙文明的繁衍逻辑可能就更复杂了,可能完全就不需要有性繁衍,当然也不见得是单体无性繁衍,很可能是我们人类根本无法理解的一种繁衍方式。
(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