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编程思维”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并不是指编写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编程思维的核心是将大的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这个过程对于思考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关于如何培养编程思维,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做过详细的解读,这里便不再赘述。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编程思维理念在日常的校园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用编程的方法来学习
年4月20日,昆明市特色教学观摩活动暨盘龙小学“群文阅读”基地校授牌仪式在盘龙小学成功举办,云南省教科院李云峰院长和树人教育研究院王雁玲院长共同为盘龙小学群文阅读基地进行授牌,至此,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成为昆明首家“群文阅读”基地院校。
关于“群文阅读”,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它是这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是指老师与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议题”指的是一组群文文本中所蕴含的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的话题;“结构化文本”体现为一组文本围绕议题的核心线索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解结构”;“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就是事先并没有所谓的的正确答案,正确的答案来自于大家集思广益后所达成的共识。
学术性的定义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通俗一点说,“群文阅读”就是老师与孩子一起,针对某个议题(可以是作者、风格、体裁、表达方式),阅读并分析多个文本,最终讨论得出结果的教学过程。在群文阅读中,不存在“教”与“学”的区分,只有最纯粹的阅读与讨论。这么说虽然容易理解,却不能阐述清楚群文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的突破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群文阅读,我们先做一个两种阅读教学的对比。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孩子们每天被动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阅读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课文阅读教学已经很难起到原本的阅读教学作用,教学过程死板、僵化,纯粹以应试为教学目的。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现代作家王亚的一篇散文《清明》被选入苏州某高中的语文考试,事后有学生在微博上联系到了王亚本人,邀请她做这道取材于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结果出人意料,文章作者王亚在作答之后,只值得了6分(满分20),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王亚本人对此表示无奈:“我自己写的时候都没想那么多”。
群文阅读最大的突破性在于完全打破了中国应试教育“根据问题,填写答案”的模式,学生不用再依照具体问题牵强附会地写出自己都看不懂答案,而是畅所欲言,就大方向的论点进行阅读、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于同伴分享,寻求最优解。
从教学方式上来看,群文阅读的发展是编程思维优越性的最好表现。
编程思维-孩子必须掌握的思维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都坚信拥有编程思维的孩子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加优秀。这不是无稽之谈,更不是自我吹嘘,而是编程思维的本质决定了它能更好地适用于现代社会。编程思维分为分解、识别、抽象、算法四个步骤,在发展迅猛的群文阅读教育中,我们能很轻易地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教学环节。
分解是编程思维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就一个议题采用多文本教学的模式,其实就是一个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小部分的行为。孩子们不用拿着一篇课文抓破头地想答案,而是通过阅读若干个相关联的文章一步一地树立起对议题的认知,这种学习方法与学习编程是非常相似的。
在编程思维中,模式识别是能快速提升效率的步骤,编程者通过观察与思考,找出分解后若干个小问题的共性,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找共性”的这个过程,也是群文阅读的核心方法。以同类文章为主,不断发掘文章的共性和个性,聚焦重要的信息,忽视无用的细节,这样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编程或阅读,也适用于所有学科。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往往会被刻板印象局限,觉得编程思维就是学编程时用的,与生活学习没什么关联。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谓“编程思维”不是指用来编程的思维,而是用编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也是为何我们一再提倡孩子应该学习编程的原因:学编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下一代成为软件工程师,而是为了让他们接触并掌握一种理性的、高效的思考模式。在这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一种能力,一种能够时刻保持机敏与理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