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林某人的第79篇原创
正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在无论去哪都要扫码亮码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了社会生存的必须配置。离开网络和手机,几乎寸步难行。
加之最近三年来疫情反复影响着线下商业,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到线上,寄希望于通过网络谋得一份维持体面生活的收入。
然而,不同于几年前层出不穷的新奇应用,今天互联网的创新源泉似乎已经枯竭。
在上一个国民级应用抖音批量制造网红和带货神话之后,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又走回了传统行业建立垄断,依靠关系,坐地收租的中间商路线。
一批批曾经的屠龙少年,如今却化身为公众和媒体口中的垄断恶龙。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Web3.0,期望着通过变革来改变这一步步滑向沉闷和比烂的世界。
林某人不打算用晦涩难懂的语言给各位说理论或者画大饼,在这篇文章里,咱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先来聊一聊基本概念:
Web3.0究竟是什么?
01
首先,这不是一种技术标准,而是应用层面的概念。
举个例子,比如在编程上,有Python,Java,PHP等不同语法,我们把这些编程语言成为计算机专业技术。通过编程,我们能够创造不同场景下的底层技术。
而Web3.0本身不是指代某种单一技术,它是基于高速网络的应用、设备、搜索、人工智能、交易等交互行为的统称,是一种概念。
02
其次,这是一个很早就被提出的概念。
早在年,那个还在用调制解调器上网的年代,一批互联网先驱便以各种形式描绘着Web3.0的形态。
比如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认为3.0的互联网应当是涵盖着大量数据资源的“语义网”;而当时如日中天的Yahoo创始人杨致远则认为,3.0的前提是网络算力达到临界点,在这之后,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用户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而Netflix创始人ReedHastings则给出了更容易理解的特征:网速
“Web1.0是拨号上网,50K平均带宽;Web2.0是1M平均带宽;那Web3.0就该是10M带宽,全影像的网络。”
当然,按照今天的带宽,5G应当是网络的标准配置。
在经历了2.0时代的多年繁荣与创新枯竭之后,年初Web3.0又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Web3关键词搜索趋势
而最